《舞阳县城乡总体规划(2014—2030)》规划
《舞阳县城乡总体规划(2014—2030)》由舞阳县人民政府委托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于2014年11月编制完成,2014年12月7日经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评审,原则通过。
1、现状概况
舞阳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地处淮河流域,属漯河市。东邻郾城区,西接叶县,南靠舞钢市,北毗襄城县。县域东西宽30 km,南北长37 km,总面积773.98 km2。
辖9个镇、5个乡、397个行政村县域总人口为60.95万人。
2、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14—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4—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远景为2031—本世纪中叶。
3、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分为县域、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县域为舞阳县全部行政辖区,总面积为773.98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为舞泉镇、文峰乡、辛安镇、孟寨镇等四个乡镇的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为200.4平方公里。至规划期末,中心城区面积为36.3平方公里。
4、城市性质
漯河市域副中心城市,以盐化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新型工业城市。
5、城市规模
近期到2020年,县域总人口为64.1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0.5%;中心城区人口为24万人,用地规模为27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12.7平方米。
远期到2030年,县域总人口为66.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8.0%。中心城区人口为35万人,用地规模为36.3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03.7平方米。
6、规划布局结构
至规划期末,舞阳县域空间结构为“一主、两节点、四轴、网络化格局”。
一主:即舞阳县中心城区。
两节点:两个中心镇,北舞渡镇和吴城镇。
四轴:沿S330和漯舞铁路形成舞阳县东西发展主轴,该轴连接保和乡、文峰乡、辛安镇、吴城镇至漯河中心城区;规划沿G239形成东西发展次轴,该轴向东连接北舞渡镇、莲花镇至漯河中心城区,向西连接叶县至平顶山中心城区;规划沿G240形成南北发展次轴,该轴向北连接北舞渡镇、侯集镇,向南连接舞钢市;沿X014形成南北向联系轴,该轴连接S330东西发展主轴和G239东西发展次轴,可促进两轴线之间沟通与连接,对于促进舞阳县域东部南北居民点的联系有重要的作用。
网络化格局: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中心镇为节点,以一般镇为基础,依托快速交通系统,构筑网络化的城镇空间体系骨架。
至规划期末,舞阳县中心城区功能结构为:“两心、两轴、三片区”。
两心:北部综合服务中心和中部商业商务中心。
两轴:沿北三环路城市综合发展主轴和沿上海路城市综合发展次轴。
三片区:东部工业片区、西部文化商业居住片区和绿化隔离区。
7、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1)航运规划
推进沙河航运,配建西陈枢纽,北舞渡港口和漯河船闸等项目建设。规划水运以煤炭、粮食、钢铁等大宗物品为主,规划河道等级为Ⅳ级航道。
(2)铁路规划
加快范辛地方货运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做好配套货运站场的规划建设。
做好漯舞铁路和舞阳县产业集聚区的协整,将金大地货运站场和中盐货运站场改为公用站场,并提升级别。
(3)公路网规划
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各镇区为节点的现代化道路网络,各个镇均有二、三级公路通过。
升级S220为G240;升级S241为G329,均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提升S330道路等级,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规划修建省道S227,作为联通章化、马村等北部乡镇与姜店、吴城等南部乡镇的主要通道,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
合理组织各乡镇与过境交通的关系,完善县域内交通的组织。形成“两横两纵”的路网骨架。
中心城区对外交通规划:
(1)铁路交通设施规划
规划改造两处舞阳县货运站,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从而提升其货运的服务接待能力。
(2)过境交通设施规划
规划将乡道003部分改线,与乡道040(舞戴路)联通,作为吴城镇与保和乡之间联系的便捷通道,同时作为中心城区北外环路,疏解引导城区北部的过境交通。规划将省道S220升级为国道G240;提升S330道路等级。将G240、S330等过境交通从中心城区外围通过,避免过境交通对中心城区带来不利影响;规划将中心城区北部县道进行整合成为保和乡与吴城镇的重要连接通道,同时也作为中心城区北外环。
(3)客货运站场规划
为避免长途客运交通对城市内部交通的干扰,结合城市对外交通不同方向的交通流向,规划保留现状中心汽车站;将现状舞阳县汽车站搬迁至北四环路与海南路交叉口东北部,规划为一级客运站。
新规划1处公路货运站,位于人民路与经十二路交叉口东侧。
(4)城市对外出入口交通设施建设
在城市各个主要出入口附近设置外来机动车停车场、加油站和清洗等服务设施,保证进城车辆的清洁,提升城市形象。
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形成“六横六纵”的方格网式路网形态。中心城区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