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务信息第9期


规范标准    提升服务

县政务服务中心全力打造高效政务服务平台
 

  县政务服务中心始终围绕“人民至上、项目为王”的服务理念,立足本职工作,紧盯“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目标,通过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建设,实现了队伍形象、服务能力、监督力度的有效提升。近日,河南省营商环境评价2022至2023年上半年报告公布,我县政务服务指标在全省参评的103个县中,位居全省第六名,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优异成绩。

  一、全方位推进窗口服务标准规范

  县政务服务中心通过规范窗口设置、严格管理问效等措施,不断推进政务服务提档升级。一是提升窗口服务标准。督促指导全县34个部门事项办理人员进驻大厅,设置社保医保集成服务区、民生事务集成服务区、开办企业集成服务区、工程建设集成服务区、社会事务集成服务区、财产登记集成服务区6个大综窗及公安、税务2个部门综合受理窗口,实现了综合受理全覆盖,设置跨省通办、全豫通办、无差别受理、有诉即办、政策咨询综合服务等便民窗口,目前,梳理跨省通办事项93项,全豫通办事项806项;对全县2336项政务服务事项按照省、市、县三级实现申请条件、申报材料、收费标准等32个要素全省统一。切实做到对企业和群众关于政务服务工作的诉求有诉即接、有诉即应、有诉即办、有诉必办。二是创新窗口管理模式。以“四化”管理为抓手,制定《窗口及工作人员百分考核办法》,梳理窗口规范化清单包括工作纪律、服务规范等20余项,形成日巡察、周汇总、月讲评、季评先、年评优的工作制度,每季度评选出6个“文明服务先进窗口”及“文明服务标兵”12名,2023年,我县政务服务“四化”管理制度被评为“市政务服务创新创优典型案例”。三是规范服务效能监管。规范服务管理,简化审批流程,对超时审批实时亮牌预警,群众通过大厅投诉站、有诉即办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人大代表监督站、政务服务评价系统、扫描“二维码”、拨打投诉电话等多种形式对事项办理服务进行评价及投诉监督,目前,收到26.14万余条评价中,好评率达99.99%;充分利用省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平台,督促指导全县23个职能单位对所涉及的行政监管、检查事项进行认领、录入、数据汇聚工作,目前,我县“互联网+监管”、检查实施清单认领录入事项主项552项,主项覆盖数552项,在线数据汇聚填报系统录入监管事项主项、子项覆盖率均100%,位居全市第一。

  二、多角度创新推进惠企便民服务

  创新推出“特事特办、容缺受理”审批方式,对非核心办事要素在办事主体签署保证书的前提下,先办理业务,随后补齐资料,缩短审批时限,妥善解决了企业因资料不全不能办证而在时间上耽误业务的问题,先后共为河南金山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容缺办理业务;创新实施“不动产登记+契税+物管”、“不动产+水电气”、“不动产+公证”、“不动产+公积金”等信息共享模式,把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和水电气办理、司法公证、住房公积金等信息平台对接,实现网上申请、查询、审核,发证一站式服务,同时,将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服务下沉乡镇、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规范化的房屋中介服务机构,业主可通过以上延伸服务点发证或免费邮寄证件,真正实现了“信息跑路”,今年以来,共办理“不动产+”业务535件, 发放公积金贷款325万元;构建“信易+政务服务”工作模式,以在“信用中国”“河南政务服务平台”等各级信用平台中无不良记录、信用状况良好的个人和企业为服务对象,设置企业网上申报自助区和线下自助辅导专区,帮办人员全程指导申请人在线申报,对符合实行场景式审批的事项,通过互联互通、材料共享、内部流转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自该工作模式实行以来,共帮办代办事项4776件。

  三、人性化完善优化各项政务服务

  通过完善设施配套、加强人文关怀、拓宽服务广度等措施,切实增强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一是完善硬件设施。开设志愿者服务台,母婴室、便民轮椅、雨伞、药箱等便民设施,开办老年人服务专区,设置清晰醒目的老年人办事引导标识。二是关注服务细节。设立老年(残疾)人服务区便民服务站点及绿色通道,对业务流程进行适老化改造,组建帮办代办“红马甲”志愿服务队,提供咨询引导、政策解答、叫号取号、帮办导办、表格填写、证件复印、全程陪同办理业务等服务,为各类办事人群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三是延伸服务触角。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上门为老年人以及行动不便人群办理申领电子社保卡业务,根据特殊节日群众的不同需求,创新性开展“春节不打烊、服务不断档”“520、七夕佳节为爱保航”等预约服务措施,通过“电话预约、电脑端、手机端、窗口端”等方式,为企业及群众预约办理业务。今年以来,累计接收企业群众电话咨询人次354,提供帮办代办700余项,上门服务57人次,得到了企业和群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