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2014年第7期
狠抓技术推广 完善服务体系
我县农机管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近年来,舞阳县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013年,全县小麦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率97%,玉米机械化率66%,玉米秸秆还田率93%,玉米免耕等行距种植推广面积88%,完成深耕和深松面积40万亩。我县在农机化培训、农机化示范区及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受到省农机局的充分肯定,在近期召开的全省农机管理工作会上,我县作为唯一市管县做了典型发言。主要做法:
一、落实补贴政策。抽调监察、财政、农机等部门人员成立项目实施办公室,制定方案,周密实施。2013年,共争取到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958万元,省特定农业机械奖补资金44万元。目前项目已实施完毕,共补贴大型拖拉机129台,谷物收获机101台,油菜籽收获机2台,玉米收获机12台,青饲料收获机2台,花生收获机1台,薯类收获机12台,玉米秸秆还田机64台,旋耕机40台,免耕播种机26台,旋播机7台,玉米穴播机64台,联合整地机1台,开沟机4台,深耕犁1台,粮食烘干机7台,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农机装备水平,为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健全服务体系。我县把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农机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大扶持力度,科学规范运营。一是围绕夯实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基础,按照合理布局、科学定位原则,着力打造一批有完善基础设施、良好运行机制、健全财务制度、较大服务规模、显著综合效益的“五有”农机合作社,引领农机合作社建设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二是整合、规范全县农机综合服务站(点),进一步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农机服务三农的能力。目前全县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社47家,社员454人,常年雇佣农机手687人,大型农业机械达到623部,拥有配套农机具1163台套。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个,省级示范合作社1个,机具规模达100万以上的合作社达18家,10个合作社获得省政府的奖励和扶持。三是在农机系统深入开展以“包乡、联户、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包联送”活动,农机部门班子成员带领技术人员,深入分包乡镇,联系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送技术送服务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
三、强化技术推广。一是宣传培训引导。以农机化培训中心为依托,采取以会代训、送教下乡等多种形式,持续深入开展农机化技术宣传培训,促使广大群众自觉接受和使用农机化新技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2013年共举办集中培训班7期,培训各类农机手1000余人次,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27场次,培训群众5200多人,印发各类宣传资料25000多份。二是示范演示带动。结合“三夏”、“三秋”关键农时,举办“小麦机收—机械化深松—玉米免耕等行距”播种、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粉碎还田、深松整地、免耕播种等新技术现场演示会15场次,让群众近距离了解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优势,带动新技术推广应用。三是建设园区助推。以16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为重点,在全县建立300亩以上农机化示范园区(点)30个,以作业补贴为手段,重点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土地机械化深松、免耕播种等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辐射带动全县农机化新技术快速推广应用。四是培育大户示范。加强与农机户、种粮大户的联系沟通,引导他们在承包的土地上积极按照规范标准应用农机化新技术,并指导他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开展订单作业、连片作业、承包服务等作业模式,带动周边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加强安全监管。一是进一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成立了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研究制定了详细工作方案,并逐级与各乡镇、村、机手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二是全面完成农业机械普查工作。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县14个乡镇农业机械拥有量及分布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对所有列管的农业机械开展一次拉网式大清查,彻底查处安全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三是积极开展农机“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制订下发了《严厉打击农机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农机、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出动安全宣传车13次、监理执法人员300多人次,发放农机安全生产宣传资料15000余份,排查农机安全隐患154起,整改154起,整改率达100%。四是抓好年度检审工作。利用年度检审和全县“安全生产月”、“打非治违”活动契机,制作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展牌,印制农机安全生产宣传页,并在交通沿线悬挂安全标语,提高机手和群众农机安全意识,确保农机安全。(县农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