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2014年第47期


马村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显著

经验在全市推广

 今年以来,马村乡以实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为目标,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分类实施、长效管理”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8月28日全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该乡作为舞阳县唯一先进乡镇做了典型发言。主要做法:

——领导重视,夯实工作责任。该乡把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列入惠民工程来抓。专门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城建办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各行政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素质高、能力强的乡机关干部组建了“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行政村、乡直各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乡政府出台了《马村乡2014年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制定了工作推进台账,明确具体目标,划定区域分工,实行“乡、村、组、户”四级捆绑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全民动员,炒热干群思想。随着上级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农村道路、广场等硬件设施十分齐全,但在软环境方面,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却严重存在。为此,该乡多次召开乡村两级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专题会议,对乡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及时召开了全体机关干部、支部书记及沿街商户代表参加的动员大会,各行政村也先后召开了由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参加的动员会,广泛宣传发动,真正让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中来。同时,通过宣传栏、墙体标语、横幅、村务广播、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环境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力争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全乡形成了“人人参与、户户创建、文明和谐”的良好局面。

——重点突破,注重工作实效。在省道沿线上,对有碍观瞻的广告条幅、临时建筑物、乱涂乱画、飘散杂物、白色垃圾等影响形象的进行清理,共拆除广告条幅20条,拆除私搭乱建5处,清理柴垛13垛,清除乱涂乱画59处,消除白色垃圾堆积点7处,取缔了1处废品收购点,并在府南路路口、马庞路口、板张路口等关键路段设置了6个交通信号灯。在街区综合整治上,把街区划分9个区段,实行段长负责制,由班子成员带领机关干部督促和指导沿街商户积极参与,与商户签订了《门前五包责任书》、《文明居民、文明商户守则》。上半年,共清理店外经营7户,拆除不规范广告牌10处,清运垃圾6000多方,粉刷墙面1000多平方米,栽植绿化树1500棵,杜绝了垃圾乱堆乱倒,达到了街面整洁,经营有序。在村庄综合整治上,对全乡29个行政村按照“明确分工、统一行动、各负其责”的原则,积极开展村庄硬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对“村内街道、娱乐广场、河塘沟渠、荒片空地、村庄周边”等积存垃圾,由各行政村成立环卫队伍,专门安排人员负责清理,彻底消除卫生死角,达到村内干净卫生,无暴露垃圾。对群众“房前屋后、院落庭堂”由农户自己负责,及时归整,做到堆放整齐有序,做到院落干净整洁。在集中处理垃圾上,结合我乡实际,实行几个村一个垃圾填埋场,根据行政村大小和居住情况,连片农户建设垃圾池,确保群众需要。上半年,新建垃圾中转站1座、垃圾填埋场1处、垃圾池20个,配备环卫工人10名,垃圾清运车13辆。各行政村采取“户分类、村收集”的模式,每天由环卫工人及时清运,确保村内环境干净整洁。

——细化标准,严格督导考评。该乡组建了由城建办牵头的督导组,采取“周督导、月讲评、季总结”的方式,对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跟踪问效,每一阶段都制定了详细的督查方案,动真过硬,分类排队,总结汇总,把整治成果与干部的年底绩效工资挂钩。宣传发动上把召开村两委会、张贴标语、广播会、群众知晓率作为评分标准,细化量化,在督查上先由各管理区进行互查打分,然后由城建办对照各区打分情况再进行核实,防止打分不公或弄虚作假,保证了督查的客观公正。集中整治上,按照“点线面”结合的标准定分值,“点”是要求每个行政村要推荐一个点,重点查看。“线”是要求每个行政村有一条督导环线,视野内垃圾清除彻底,没有卫生死角。“面”是在整个村庄大面上,要求环境整洁,并随机抽查一条胡同10户以上。根据评分标准,逐项打分,分类排序,存档归类。奖惩激励上,每个阶段结束后,及时召开讲评会,对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分析讲评,拿出下步整改措施,根据各村检查评比得分情况,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同时,把此项工作纳入各村目标考评体系,实行绩效考核,与村干部线效工资挂钩,大大激发了工作积极性。

——建章立制,实行长效管理。该乡通过多次召开班子会,广泛征求各行政村干部、群众意见,认真修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责任机制、督查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健全保洁人员管理制度,做到人员到位、责任明确、资金落实、奖惩过硬,积极探索管理新方法、创新管理新手段,逐步将集中整治转向常态管理。在街区卫生长效机制上。将街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环卫工人工资等纳入财政预算,并由个人承包经营,采取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机制上。要求各行政村必须按照“4+2”工作法,结合村规民约,将环境卫生工作纳入村民自治章程,为使村内环境卫生正常开展,建立专项经费账户,采取“群众出一点、村里筹一点、乡里奖补点”的办法,保证此项工作的正常运转,从根本上改变乡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落后局面。

(马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