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2013年第99期


   辛安镇立足“高、新、严”扎实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2010年,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开展以来,该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周密安排,创新举措,强力推进,促进了危房改造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止目前,共完成危房改造458户,其中修缮加固275户,无房新建36户,拆旧建新40户,五保户分散供养及集中建设107户,从根本上解决了部分五保户、低保户及特困群众的住房问题,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认可。全镇已改造农户满意率95%以上,2011年全县农村危房改造现场会在该镇召开,8月15日该镇在全省农村危房改造现场会上作为唯一的乡镇代表作典型发言。主要做法: ——高,就是高起点定位,高密度宣传,高规格推进 一是高起点定位。坚持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实现弱势群体“人有所居”愿望的惠民工程,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具体行动,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凝聚民心的有力抓手,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摆上位置,以对群众负责的态度,下大力气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二是高密度宣传。采取召开镇村干部会、党员村民代表会、广播会和入户座谈、张贴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及改造标准和条件,避免暗箱操作和政策棚架,争取群众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支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监督作用。三是高规格推进。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纪检、财政、土地、城建、信访等有关人员组建专门办公室,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制定出台《辛安镇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量化目标,台帐推进,定期检查,有力推动工作开展。 ——新,就是树立新理念,健全新机制,探索新模式 一是树立新理念。针对年久失修的危房多和上级下达项目资金有限的实际,对全镇的危房进行全面清查,造册登记,以家庭经济状况和房屋危险程度区分轻重缓急。同时,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安排危房改造资金,不撒胡椒面,确保把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的家庭作为优先救助对象,真正做到解危济困,雪中送炭。二是健全新机制。在危房鉴定上,为减轻危房改造户的经济负担,邀请县住建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乡镇干部、人大代表组成危房鉴定小组,参照有关专业规定,无偿为农户进行鉴定,既加快了鉴定速度,又为农户节省了一笔鉴定费用。在帮扶建设上,对无建设能力的孤寡老人、残疾贫困户,由镇里按照他们的危房等级统一制定改造方案,对外招标,选择符合条件的施工队承建,并统一采购建筑材料,不但保证了建筑质量,而且降低了建房成本。三是探索新模式。以农户自建为主,在修缮加固、原址翻建等常规方式的基础上,探索出新建、集中建设、房屋置换等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对有可再利用砖瓦等建筑材料的危房户,采取新建的模式,施工中充分利用废旧建筑材料,减少投入,节约资金;对32户危房五保户采取集中建房的模式,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建设住房32套,并用节省下来的资金和土地成本,完善厨房、道路、公厕、绿化、亮化等设施,使五保老人集中入住,便于照顾和管理;对已纳入新型农村社区规划,需搬迁的危房户,采取房屋置换的模式,将补助资金与宅基地整理等多项政策资金整合,补助农户到新型农村社区换购住房。 ——严,就是严格责任,严格实施,严格督导 一是严格责任。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放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考核和管理,与管理区、行政村签订责任书,层层明确任务,逐级夯实责任。二是严格实施。在对象确定上,严格履行“农户申请、村委评议、走访调查、拍照取证、技术鉴定、上报核准、社会公示”等程序,公开透明操作,杜绝关系户、人情户;在质量监管上,成立了质量安全检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全镇危房改造工程质量巡回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工程竣工时需农户签字认可;在责任追究上,包区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支部书记、包组干部四方签订质量保证书,施工方与农户填写工程交接表,村“两委”作为监交单位,实行责任追究,确保群众住上“放心房”。三是严格督导。镇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村的危房改造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导观摩,组织评议,并拿出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推进快、改造效果好的村给予奖励;对行动不力,推进迟缓的村给予通报批评,有效激发了各村的工作热情。(辛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