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2015年第45期
我县认真做好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 一是精心组织。全县各级各部门扎实部署,积极稳妥推进,注重研究和妥善处理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二是做好工作。做好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工作衔接,防止出现空档,切实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正常运转。三是严肃纪律。严格按照“五个严禁”的要求,即严禁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混用,严禁超限额设置机构或变相增设机构,严禁违反规定增加编制或者超出编制限额进人,严禁擅自超领导职数配备干部,严禁以虚报人数等方式占用编制并冒用财政资金,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完成。(县编办)
县质监局免费检定集贸市场计量器具 在检定活动中,共检定计量器具520台,修理21台,对合格的计量器具加贴了检定合格标志,没收34件不合格杆秤,不仅规范了集贸市场计量秩序,推进了诚信计量,也受到集贸市场经营业主的欢迎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县质监局)
县农技总站多措并举全力做好秋粮后期管理工作 一是成立5个技术服务队,明确分包任务,按照“谁分包、谁负责”的原则,各负其责,以乡镇为基础,深入田间进行技术指导,保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到位。二是采取电视专题讲座、集中培训、召开广播会、发布农技信息、多媒体教学、开通农技热线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沟通交流。三是以玉米后期管理技术为重点,印发技术资料,及时送到群众手中。(县农技总站)
姜店乡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发展小杂果产业。树立“以特色求发展,创品牌促发展”目标,结合实际,加大对小杂果种植的投入力度,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提高农民种植水果的积极性。在杨天池村以万达农业生态园区为试点,带动乡村生态旅游等农业附加产业发展。占地300多亩、投资600多万元的万达农业生态园近日开园,姜西、朱庄村的晚秋黄梨、塘河村的核桃均进入采摘期;同时,与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就李湾、郎庄、和善李村连成一线的葡萄园种植、徐庄的黄桃种植园项目进行洽谈,全乡小杂果面积已发展到3000多亩。二是发展芦笋产业。根据澧河两岸沙土质特性,大力培育发展芦笋种植,选择徐庄村为试点,引进优质芦笋苗进行移栽,面积达300多亩并独立成方,计划全乡发展种植面积1000亩。三是发展花卉产业。引进油用牡丹种植项目,与河南万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投资8000万元的建设项目,以“公司+农户”的形式,进行花卉苗木栽培种植;连寺、大宋村落实育苗基地1000亩,全乡利用荒地落实牡丹种植面积4000多亩。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建成农业专业合作社18家、家庭农场、农机专业合作社各3家,发展300亩以上小杂果种植园2家,培育3000只养羊场1家、1万只规模长毛兔场1家,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走上“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姜店乡)
马村乡三项措施推进危房改造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危改办,具体负责实施、审核等工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宣传车、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要求包村干部深入危改户家中,宣传危改政策,让危改工作家喻户晓,鼓励广大危改户积极参与,形成乡、村、户三级联动的危改模式。三是强化督导,狠抓落实。成立专项督导组,对全乡危改工作进行督导,随时掌握危房改造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及时想办法进行解决,加快危改步伐。(马村乡)
侯集镇加强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一是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对现有村级活动场所、文化室、卫生室等村级设施,按照一室多能、一室多用的要求,拓展服务功能,保证正常开放和充分利用。建成“五个中心”(村民议事、便民服务代办、科技信息咨询、文体活动和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既提高了服务效能,又方便了广大群众。鼓励通过整合、置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将闲置、分散的农村集体公共用房和服务设施改造用于平台建设。二是丰富载体,夯实平台。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服务新载体,完善服务功能。结合“一村一警”、“美丽乡村”等工作,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三是强化综治,建立机制。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配备专职矛盾调解员;各行政村配备了办公用房。四是加强责任,注重管理。建立服务管理制度,推行村“两委”成员轮流坐班值班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并公开接受监督;定期对各项服务项目进行民主评议,强化结果运用,将村“两委”成员绩效工资与公共服务工作考核结果挂钩,确保服务规范有序。目前,该镇34个行政村全部建有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日臻完善。(侯集镇)
简讯:
县供电公司完成2家大型医院和5家浴池的煤改电电能替代推广工作,实现替代电量首次突破210万千瓦时。(县供电公司)
县中心医院与解放军二炮总医院结成合作医院。(县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