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2018年第26期



26

舞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420

 

我县正式脱贫摘帽 

成为全省第一个成功摘帽的省定贫困县

 

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下足“绣花”功夫,做实精准文章,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112个贫困村和4.38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9.39%降低到1.19%。4月8日,省政府正式下发文件,批准我县退出贫困县。4月17日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县成功实现脱贫摘,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脱贫摘帽的省定贫困县

——以稳定增收为核心,多重施策精准帮扶。牢牢抓住增收这一核心,综合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等措施,同时,贫困群众均可再享受3种以上帮扶措施,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产业带动,持续稳定增收。按照做大传统产业、育强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路,发挥平原农业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结合菌、菜、油、牧、果、烟六大传统主导产业,制定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8家,建成各类特色种养基地25个,带动2.6万群众实现持续增收。依托华宝、桂馥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育强壮大食用菌优势产业,种植规模突破5000万袋,产值达4亿元,11个乡镇2300多贫困户“地里刨金”实现脱贫。积极发展光伏扶贫等新兴产业,建设村级扶贫电站107个,惠及贫困户3525户,户年均收益3000元以上,带动村集体年增收3万元以上。金融撬动,增强脱贫动能。依托扶贫产业发展,积极引入金融活水,构建金融服务、信用评定、风险防控、产业支撑四大体系,引导各金融机构与双汇集团、华宝农业等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推行“五位一体”基地联贫、“四方联动”企业带贫、“三保合一”保险助贫、普惠制小额信贷等金融扶贫模式,共发放小额扶贫贷款4.09亿元,带贫4278户,户年均增收3000元就业拉动,拓宽增收渠道。采取转移输出、县内务工、基地就业、兜底安置四就业扶贫模式,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7700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异地就业;开辟就业岗位,促进2600名贫困人口县内就业;新建改造扶贫就业基地162个,吸纳就业1970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发扶贫公益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3000人。宣传发动,激发内生动力。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增强内动力统筹社会各方力量,成立扶贫开发协会,积极开展慈善救助“百企帮百村”“巧媳妇工程”和“扶贫志愿活动”等助贫公益活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大扶贫格局,凝聚脱贫攻坚正能量。

——以兜牢民生为根本,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按照“创新、提升、普惠”原则,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努力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教育扶贫全覆盖,全面落实教育“免补贷”资助政策,实现贫困家庭非寄宿生教育生活补贴和省内外院校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保障贫困孩子有学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医疗救助全覆盖,全面推行“五重保障六项优惠三项服务”帮扶措施,探索设立600万元的医疗保障基金池,对贫困群众实施医疗费用再报销,综合实施签约贫困户家庭医生服务、发放暖心小药箱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因病致贫”。住房保障全覆盖,大力实施危房清零行动,累计投入1.4亿元,改造农村危房1.2万户,实现“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目标。社会保障全覆盖,实施农村五保、低保等特困人口动态管理,推进社会保障与精准扶贫“无缝对接”,兜牢扶贫工作“最后防线”。

——以基础建设为重点,致力改善乡村环境。整合涉农资金4亿多元,大力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114个贫困村道路实现村村通、巷巷通;高标准配套完善贫困村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卫生室,饮水安全、广播电视、电力、宽带网络等全面达标。实施以“六改一增”为重点的“温馨家园行动”,对3326户贫困户开展家庭环境整治。探索实施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市场化运作,全县114个贫困村全部达到市级以上示范村标准,荣获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进县称号。

——以改进作风为保障,全面提升脱贫实效。

严把精准识别关口,按照“应纳则纳、应退慎退”原则,严格落实贫困人口识别清退民主评议、公示公告等制度,扎实开展精准识别问题整改档卡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动态监测调整机制,防范化解漏评、错评、错退隐患。从严落实政治责任,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实行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制”,健全县乡村三级书记抓脱贫责任体系,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队员3200名,实现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全覆盖。成立14个专项督查巡查组和1个责任追究组,分区域常态化开展专项督查巡查和驻乡督查,以严肃督查推动责任落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紧扣好班子、好家底、好队伍、好机制“四个好”要求,创新实施抓党建促脱贫“双强双富”工程,扎实开展软弱涣散村和薄弱村集中整治,探索推行“脱贫攻坚红旗村”“扶贫标兵”等评选活动。以作风攻坚促脱贫攻坚,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实行周四扶贫日、无会日制度,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单位负责同志带头落实包乡联村制度,常态化驻村指导驻村干部扎根基层昼访夜谈,面对面开展群众工作,以干部辛苦指数换来群众幸福指数,群众满意度认可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严格执纪监督问责,加强扶贫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实施精准执纪护航精准脱贫行动,从严监管资金拨付使用,严厉查处虚报冒领、克扣侵占、优亲厚友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使脱贫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信息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