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到2020年——河南省人均预期寿命将达77.3岁

来源:    信息时间:2017-02-07     阅读次数:


   2月6日,记者从省卫计委获悉,事关一亿中原百姓健康的《河南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到2020年,河南人的健康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看病就医又有哪些新的保障?记者邀请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对《规划》中的亮点进行解读。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

  2015年,我省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5.6岁。《规划》提出,随着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到2020年,我省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7.3岁。

  “所谓‘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是指2020年这一年出生的国民,他们预计平均能够活到77.3岁。”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既有赖于医疗水平的进步,也需要国民加强自我保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加强体育锻炼,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强健体魄的方式。

  为此,《规划》提出,在未来几年内,我省将建设健康步道、健康广场、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等支持性环境,广泛开展全面健身运动。同时,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进科学健身示范区和乡镇健身体育工程建设,逐步对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等运动健身场所。到202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约4000万人。

  打造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目前,由于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稀缺,我省每年约有10万名患者辗转前往省外就医。”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说,“十三五”期间,我省计划优先打造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提升区域疑难危重病例医疗水平,满足全省及周边地区1.5亿人的健康和就医需求。

  这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及建设主体单位分别是:心血管医疗中心——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肿瘤医疗中心——河南省肿瘤医院;儿童医疗中心——郑州儿童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医疗中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医疗中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医疗中心——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推行基层首诊,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是当前医改的一个重要目标。《规划》指出,未来几年,在我省,上级医院优先为下级医院上转患者提供接诊、检查、住院等服务,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十三五”期间,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转诊人数年增长率在10%以上。

  同时,我省还将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推动二级以上综合、中医医院与康复、护理等接续性服务机构和专科医院建立横向转诊关系,逐步形成急慢分治格局。

  扩大医保报销范围

  《规划》指出,我省将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探索将日间手术费用、特殊病种门诊费用和中医优势专科专病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同时,我省还将不断提高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乳腺癌、宫颈癌、小儿苯丙酮尿症等重大疾病保障水平,适当扩展大病救助保障病种范围。对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补贴,适当提高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和慢性病门诊费用报销比例。(记者 王平 孙静)


                                                      (图文:admin